欢迎光临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,立志打造国内口碑较好的专业税务咨询服务商!




更多关注 收藏本站

冬生谈税——周记(270期 2021-11-23)

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958


税事:专业探讨

1.投资北交所税收问题的33号公告讲了什么?

关于投资北交所税收问题的33号公告,看了两遍,啥意思?投资在北交所上市的公司股票,投资者的所得税、增值税、印花税,按照现行股票投资的政策执行,有价差,要缴增值税,企业投资者取得的股息,也得持有超过12个月,才可以免税,个人投资者取得的股息,也根据持有时间长短,适用不同的优惠。问题是,买卖在原新三板上市的公司股票,是否计算价差缴增值税?这是老问题,以前怎么办,继续怎么办吧。

2.不是火上房,何必太匆忙

关于北交所税收问题的33号公告,是周日临近半夜12点,才在有关群里看到的。估计官网正式发出的时间,也就是11点半左右,也许有不少人加班,才赶在半夜12点前发出来,算周日当天发的。加班写文件,发文件的,可以回家睡觉了,本想睡觉的人,好比被打一针兴奋剂,估计不少人不得不强打精神学习,学完后睡意全无。如果第二天发,应该也可以,大家都可以从容一些。以后如果不是十万火急的事,或有特殊考虑的事,最好别半夜折腾。半夜发文件,让人有点烦,强打精神看,半夜又失眠,如果缓一天,大家都舒坦。不是火上房,何必太匆忙。

3.以数治税的关键是如何使用数据

以数治税,有数据,有各种各样的数据,只是治税的基础,只是有了基础要素,好比蒸馒头有了面粉。发挥数据能治税的作用,关键是如何使用数据,好比馒头如何蒸,方法不同,口感差大了。使用数据的方向,就是发现数据之间的关系,直接的关系,间接的关系,直线的关系,曲线的关系,加减的关系,乘除的关系,分析关系背后的事实,基于事实,再根据税法,根据合同等凭证,看是否有问题。找准问题,才能治税。找不到问题,不知道治啥,找不准问题,又可给治错了,好比医生开错药方。知道如何构建关系,如何找问题,还是靠税法的规定,税法的规定,就是构建数据关系的指南。不懂税法,不懂会计,不看合同,计算机玩的再溜,也不知怎么玩,这也许是风险提示命中率有待提高的原因。

4.员工个人抬头的核酸检测票据,单位能否税前扣除?

员工去医院检测核酸,拿着个人抬头的合法票据,到公司报销,公司按照制度给报了,公司能否税前扣除?之所以成为问题,就是个人抬头的票据,是否属于合法的扣除凭证。俺认为,应可以。根据28号公告,税前扣除凭证,需要满足三性:合法性、有效性、关联性。个人抬头的发票,都满足。之所以个人抬头,是核酸检测这种行为,必然的一种做法,不是为了个人或单位少缴税而故意为之。至于单位按照何种支出处理,可以按福利费,如果是因工作,需要检测,福利费都不算,按管理费用扣除。

5.逻辑如正确,问题就简单

许多看似复杂的涉税专业问题,其实没那么复杂,或者是自己没看明白,想的复杂了,或者是自己逻辑有问题,把自己绕进去了,原地转圈,就是出不来。明确问题的起点和目标,按照正确的逻辑顺序,在约定的外在条件下,区分轻重缓解,分析利弊得失,总能得出结论。如果想面面俱到,只取不舍,既不想舍命,也不想舍财,就是把自己绕进去了,甚至作茧自缚,不但无法解决问题,甚至耽误问题。

6.处理税收问题不能在不同税种之间类推或类比

员工出差取得的车票,增值税,可以作为计算抵扣进项税的凭证,所得税,能否作为税前扣除凭证?一种意见认为,既然增值税认,所得税当然也该认。理是这个理,但法不是一个法。严格按照关于税前扣除凭证的28号公告,直接用车票作为税前扣除凭证,有瑕疵,因为支出是对方的应税收入,必须用发票作为扣除凭证。当然,如果单位无法支付票款,个人垫付票款,然后报销,也有争辩的余地。不同税种间的规定,好比铁路警察,各管一段,处理税收问题,只能用各自的规定,实在没有,可以适当参考其他税种的规定,但不能在不同税种之间,类推或类比。


万象:家国天下

1.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是什么?

改革开放这些年的成就,如果用一个词概括,可能就是自由,国人享有了比之前更多的更大的自由,财务自由,行动自由,言论自由等等。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描述,就是自由人联合体,每个人的自由是其他人自由发展的前提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,就是自由,满大街到处立着这样的牌子。可以说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,就是自由。法律规定的公民自由,应尽量落实,而且法律应赋予公民更多更大的自由。尽管没有绝对的个人自由,但法律必须能绝对保护公民的自由,阻止权力、资本等对公民合法权益的非法侵害。当然,公民自己也应有足够的法律意识,遇到问题,先依法维权,别轻易放弃。相信法律,法律就可能管用,就可能显灵。都不相信法律,法律就是摆设,法治的进步,需要每个人的努力,等别人给是不行的。工作中,遇到税局意见没有税法依据,就大胆地、坚决地谈,往往能维护税法尊严。所以,经常给同事讲,给纳税人讲,从事涉税服务多年,从未放弃对税法的信仰,税法是管用的。

2.中美元首视频意味着什么?

在双方做了不少铺垫后,中美元首视频了。意味着啥?当然多了。其中之一,应该是,老美尽管还是玩命反中,无所不用其极,但是,力不从心,不得不谈谈需要合作,可以合作的领域,进攻的势头,适当缓一缓。还意味着啥?当初主张妥协甚至投降的学者,该感到不好意思。但是,路还长着呢,如果用朝鲜战争的五次战役比喻,刚打完一次战役,树立了信心,更难的也许在后头。当然,如果哪一天老美步了当年苏联的后尘,这场较量就出现戏剧性地结果。说到底,面对强敌要敢亮剑,敢于斗争,才能赢得斗争。

3.中美较量的路,还长着呢!

有人将这次中美元首视频会类比雅尔塔会议,忒不靠谱,不可比的地方太多了。虽然是视频,谁也没到谁那去,都在各自家里,仅从会谈时间安排,就能看出中方主动,美方被动,估计这个时间,也是美方不得不接受的安排。但因此认为老美彻底认输了,还是太天真,太幼稚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哪能这么轻易地完成变化,如果老美不像苏联那样突然稀里哗啦,到2049彻底认输,就算顺利。还是别大意,别轻敌。

4.马老先生又出新书

107岁的作家马识途,又出一本书回忆当年在西南联大学习甲骨文的情景。第一节,回忆他的老师,文字学家唐兰教授讲如何理解甲骨文,说文解字,好像在讲一幅画,挺有意思,象形文字,最初就是图画,画图表意。老先生实在让人佩服,让人羡慕。一是如此高寿;二是如此健康;三是如此传奇,当年干地下工作,九死一生。祝愿老先生活过115岁。

undefined
undefined
undefined
undefined

5.专业的事,一定要找专业的人

专业的事,一定要找专业的人,最好是最专业的人,不然可能耽误事,甚至坏事。好比到医院看病,如果心血管堵了,只找医生不行,应该是找心内科,如果找到脑内科,即使最后治好,可能也给耽误一下。但是,毕竟鱼龙混杂,专业的事,都找对了人,也不容易。不知多少人多少事,在误打误撞中,被耽误,被坏了事。

6.零风险与不亏损脱离实际

企业经营当然要高度重视风险,控制风险,但不应指望把风险降到零,比如一点风险不能有,检查时一个毛病也不能挑出来,企业不能有亏损,不能零利润。其实重视的,预防的,都是看得见的风险,把看得见的风险看似降到零,实际是产生许多看不见的风险,如时间的浪费,效率的降低,积极性的挫伤等,如果无形的风险变成看得见的风险,感觉得到的风险可能已经成为惯性,积重难返,无法挽回。零风险,不亏损,都有点脱离实际,也可以说是形式主义。

7.疫苗第三针打不打?

疫苗已经打了两针,第三针打不打?不想打。为啥?不知是否管用。这波疫情感染的人中,不知有多少是打过的,多少没打过的。如果都感染了,打过的,与没打过的,假定其他方面有可比性,症状有啥不一样?当初是抱着疫苗能管用的心态,才打的,疫苗的作用已经被实践检验了,效果到底如何,这事不说明白,鼓励人家打第三针,说服力太苍白。如果加一针才管用,当初为什么打两针?如果两针不管用,第三针就管用?这不是吃饭,两馒头不饱,吃三个就饱了!

8.有权有势别张狂,无权无势别冲动

看报道,广州一奔驰车主与保安发生口角,被保安刺死,据说是因侮辱保安,导致矛盾激化,酿出人命。这类事已经不知发生多少。报道最后说等待保安的,将是法律的严惩。这话没错。但是,这事值得人想一想的是,车主已经付出生命的代价,也是严惩,被严惩在先,这是什么的严惩?可以说是公理的严惩,车主不该用那种语言侮辱人家,不该欺负人家。尽管车主不该付出如此代价,估计保安也后悔,但人在气头,忍不住也在清理之中。如果说该吸取教训,有权有势的人,别张狂,小人物被激怒时,权和钱在那个时点,屁用不管。小人物遇到侮辱时,实在忍不住,张嘴骂几句,挥拳打几下,都可以,但别动刀子,别出人命,不值。

9.道偏,术难正  

一直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某大企业,又因被指出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,面临巨大形象危机。怎么办呢?如果指控不实,可以采取法律手段,也可以置之不理,等有关部门调查再说,私下沟通也行。但想不到的是,研究多天,竟让一貌美如花的女秘书单独约人家见面,列出会谈提纲,但与风波不怎么搭界。结果被人家公之于众,贻笑大方。都是聪明绝顶的人,危机公关方式,让人看不懂。前几年闹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名誉保卫战,不保卫战,少部分人知道,一保卫战,全社会知道,由顶风臭一里变成臭十里。这次长时间没反应,以为不知憋出什么大招,竟然是如此上不得台面的招数。一直宣传自己是国际化公司,太国际化了,本土化都没了。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努力本土化,本土公司一走出国门,竟然努力去自己的本土化,好比农民进城,生怕别人说自己土,使劲捯饬。道偏,术难正,频出歪招,臭招,也就不难理解。企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,都能看明白,不用太多联想。

10.要把权力关进制度和法律的笼子

河南一小区,狗咬了人,电视台都做几期节目,肇事的狗主人才给受害者道歉。狗主人是城管局的一个科长,不知这科长的位置,是否成了他牛皮的底气。经常有这种感觉,法律、道德一遇到权力,似乎都变得无力。舆论监督也没用,记者都无奈地哭。如果不是更大的领导重视,不是更大的权力推动,这事不知拖多久,也许不了了之。法律管不了权力,道德约束不了权力,只有更大的权力,才能约束权力,这太可怕了。不时出现的类似事件,实际说明当下的社会治理,社会运转,有时候,多么无效。权力法力无边,所以权力崇拜。有事,不找法律,找关系。甚至打官司,都不打法律,打法官,打谁能买通法官,不少出事的法官,背后一串行贿的律师。还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,关进法律的笼子。彰显法律的权威,约束权力的肆虐。

杂谈:人生感悟

1.职业生涯中的风险---性价比降低

职业生涯中容易被忽视的风险,就是性价比的降低。资历越来也老,级别越来越高,成本越来越大,但能力和贡献增长缓慢,导致性价比逐渐走低。不少四五十岁离开职场,再难就业的人,原因之一是因性价比不合适,冷不丁有一天被淘汰,自己又放不下架子,从事待遇远不如之前的工作,只好闲着,如上海那位给市长发邮件,要求安排工作的前白领。不断学习,不断努力,不断提高自己的性价比,才能避免中年危机、职业危机。作为老板,才能避免企业危机。

2.人需要有点定力

面对眼花缭乱,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,人需要有点定力。何谓定力?窃以为,有自己的主见,不跟风跑,自己认准的事,谁说也没用。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说去,用句俗话讲,轴的很。定力取决于认识,看清楚了,看透彻了,一般有定力。看不明白,谁说都有理,没法定的住。看不明白时,就回到常识,用常识作为标准判断。如果没有常识,刮什么风,都跟着跑,跑多少年后,可能还是在原点。

3. 坚持自己,容忍他人

偶尔与大学同学聊点柴米油盐之外的事,领导得知后,总是一脸的不屑,你们这几个酸文人,这些事能当馒头吃?当然不能当馒头吃,吃馒头是为了活着,但活着不能就是为了吃馒头,几百年前,顾炎武就说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,这话能顶多少馒头?可以说一个不顶,也可以说顶无数个。人,各有各的活法,天天想着吃馒头的,也别说想虚事的人,酸,更别说酸臭。反过来,想虚事的人,也别说人家天天想馒头,俗。萝卜青菜,各有所爱,坚持自己,容忍他人,相安无事,和谐共处。甚至,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。

4.物极必反 不走极端

物极必反,什么事一到极端,好事也变成坏事,好人也变成恶人。比走极端更可怕的,是一下子走到极端。可是,走极端的事,一下子到极端的事,屡见不鲜。

5.争取大智若愚,力戒大愚若智

有个词,大智若愚,与之对应,应该是大愚若智。人的认知,实际是分层的,从更高层次看,智慧的做法,从低层次看,可能就是书呆子,胆小鬼,大傻瓜,可称大智若愚。在低层次看似聪明的做法,从更高的层次看,就是小聪明,大傻瓜,大愚若智。不少进去的人,属于大愚若智。大智若愚的人,不一定有多大成就,但多平平安安。看韩鹏杰老师讲道德经,好人的好报,不是大富大贵,而是远离灾祸,一生平安。争取大智若愚,力戒大愚若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