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,立志打造国内口碑较好的专业税务咨询服务商!




更多关注 收藏本站

冬生周记416期(9.16-9.22)

北京智方圆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390

税事:专业探讨

1、超市的小票,是否属于印花税应税凭证?

超市的小票,是否属于印花税应税凭证?不是。为啥不是?先看什么才是。按照规定,企业之间书立的确定买卖关系,明确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订单、要货单等单据,且未另外书立买卖合同的,按规定缴纳印花税。小票,不是要货单或订单,没有合同功能,没有合同要件,只是交易结果的证明,所以不是应税凭证。

2、如此约定价税,是否属于列明增值税款?

应税合同的计税依据,不包括列名的增值税税款。假定合同约定,不含税价100,含税价113,收款方开具税率为13%的发票,印花税的计税依据是100,还是113?应该是113,因为没有列名税款是13。

3、税收问题是否该属于审计、纪检或巡视的工作范围?

一朋友咨询税收问题,算不上事的一点小事,被纪检部门扣个大帽子,给个处分,颇感委屈。税收问题是专业性非常强的问题,审计、巡视、纪检的人,在处理具体的税收问题时,别轻易说人家错了,更不应上纲上线,如果人家天天干这活,还弄错了,你的意见就能保证正确?无论多么从严掌握,总不能冤枉人,不能制造冤假错案,不能不实事求是。更基础,也更关键的问题是,这类问题,是否该属于纪检或巡视的工作范围?通常理解,这些部门是防止贪污受贿的,不该管纳税是否正确,这是税局管的事。如果啥都能管,说啥都对,弄得大家敢怒不敢言,无所适从,只能是谨小慎微,尽量躺平,哪里还能有闯劲?哪里还能有责任与担当?大方向,大原则,都对,但很多具体方法,正好拧着。有句老话,政治路线确定后,干部就是决定因素,现在决定因素似乎难以发挥决定作用。看现实很多过分的做法,就想起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的惨痛教训,怀疑是不是在重演历史。

4、纳税人不要主动去撞南墙

纳税人与税务局,一个是纳税的,一个是征税的,实际是矛盾的。所以,纳税人遇到事,如果请示税局,实际是问与自己对立的另一方,怎么能得到希望的结果!纳税人也就该吸取教训,处理具体问题时,除极个别需要税局审批的事项外,自己依法处理即可,不然,就是主动去撞南墙。

5、经济是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,也应是摆脱财政困境的主攻方向

1到7月,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这两大收入来源,同比降幅都在5个百分点以上。据说去年基数太高,翘尾等因素,都是原因。但没有进一步分析,这些原因,各影响多少?按照通常的逻辑,经济发展不理想,才是主要的原因,更深层次的原因,如税制结构与税源结构不匹配的原因,征管重点与税源重点脱离的原因,等等。经济是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,也应是摆脱财政困境的主攻方向。

6、先补欠税,后补滞纳金的做法更合理

补缴欠税时,一般要补滞纳金。假定欠缴税款100,滞纳金20,但现在只有100,在19年之前,纳税人缴纳欠税时,必须以配比的办法,同时清缴税金和相应的滞纳金,不得将欠税与滞纳金分离处理。也就是说,补100,相当于补欠税83.33元,补滞纳金16.67元,滋生滞纳金的欠缴税款还有16.67元。总局19年公告48号,允许先缴欠税,再依法缴纳滞纳金,也就是缴100,欠缴的税款缴足了,不再产生新的滞纳金。后来的做法更合理。

7、加计抵减需要审批,有必要吗?

集成电路企业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优惠,还得向省级工信部门申请,省级初审通过后,再往上报,再审批通过后,才能享受。搞不懂这样做的必要性。享受税收优惠政策,都是自行判定,加计抵减政策多个行业实行时,也没这么费劲。有些部门就喜欢给自己整点审批权,不得不取消或下放后,再找机会恢复。若干年前,一领导就讲过,审批经济就是腐败经济。比腐败更严重的,可能是扭曲政策效果,坏了大事。需高度警惕某些部门,打着冠冕堂皇的理由,扩充不应有的审批权。

8、做税审目的之一:转嫁责任

一客户谈到为啥请税务师事务所帮助做税审,目的之一就是转嫁责任。我说您说的太对了,给您做税审,就是要替您承担责任,弄错了,是我的责任。啥是责任?就是背锅,该背的锅,一定要背。

9、风险提示要明确处理方式

学习2017年所得税风险提示的公告,风险提示是一项服务,纳税人可选择接受,也可选择拒绝。但很多情况下,风险提示变成必须补税的问题,来回交涉多次,才不了了之。也有不少纳税人,在提示的压力下,选择妥协。税局再提示时,最好告纳税人,这是善意的提醒,纳税人可以置之不理,还是必须回复,必须做出解释。

10、约束税务机关权力,保护纳税人权利

学习税局依法治税的文件,看到这样的话:税局依法治税的重点是,约束税务机关权力,保护纳税人权利。感觉说的真好。但现实遇到的案例经常是,税局想征就能征,纳税人很难顶得住,不得不缴税后,复议甚至诉讼,该赢也很难赢。当然了,即使做不到,也比不说强,如果说都不说了,那就彻底没指望了。说的,都是该说的,既然说了,就该尽量做到。人无信不立,政府机关,公权部门,也是如此。


万象:家国天下

1、措施对路就搞活,不对路可能就搞死

很多人被列为失信执行人,无法正常工作与生活。其中不少人不是故意不还钱,而是因为整个经济环境不好,无力还债,将其列为失信执行人,也无法督促其还债,最后两败俱伤。也许可以反其道而行之,对欠银行债的,允许展期,先摘掉老赖的帽子,恢复其经营活动的自由,也许有助走出困境,实现双赢或多盈的效果。好比改开之初,平反冤假错案,几十万右派分子,全部摘帽,据说只留五个没有平反。非常时期,需非常之举。措施对路,就搞活,不对路,可能就搞死。

2、人,是需要点精神的

光刻机能造了,尽管不是最先进的,但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了。关键是,从无到有的难度,远大于从有到优,再过几年,追上并超过,应是大概率事件。几年前,某院士说我们不可能造出来,老美自己也造不出来,何况我们。这院士,真该抽自己几个嘴巴子。理性地认识到差距是必要的,但下结论说,搞不出来,太没出息。不造出来,认怂,不仅整个产业上不去,整个国运都受影响。必须搞出来,多大成本也得搞出来,不然成本更大,甚至不可承受。想起当年钱老历尽艰辛回国后,参观哈军工,陈赓大将特意自北京返回学校见钱老,问,我们能不能搞导弹?这想法在当时堪比天方夜谭,但钱老干脆地说,能,美国人能,我们为啥不能!大将说,要的就是你这句话!没志气,能成的事,也成不了。有志气,看似不可能的事,也成了。人,是需要点精神的,不怕难的精神,不服输的精神,超出小我的精神。

3、九一八事变纪念日,浮想联翩

九一八事变纪念日。1931年9月18日夜,日本鬼子攻打东北军北大营,东北军接到的命令竟然是不抵抗,不到三个月,比日本国土还大的东北全境丢失,装备精良的二十多万东北军撤进关内。看当时那个熊样,堪比现在的国足。张学良被国人骂为不抵抗将军,当然,他也是个背锅的,背后是不抵抗的老蒋。看老蒋那些年的所作所为,三年就败退到台湾,一点不奇怪。马上国庆了,回顾一百多年的历史,有了共产党,有了毛泽东,有了邓小平,重大历史关头,都做出正确选择,国运才被彻底改变,社会发生底朝天式地变革,真是为后来的变化,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。尽管现实问题很多,步履艰难,甚至出现个别倒退,但国运无法阻挡,复兴终将实现。绝大多数国人,何其幸哉。不当唱衰者,不当润出者,不当旁观者,当努力奋斗者,当勇毅前行者,当坚韧不拔者。

4、预防违规的风险,反而导致不发展的风险

风险,可分为两类:违规的风险,不发展的风险。违规的风险,看得见,摸得着,能归到某个人头上。不发展的风险,一半时看不出来,也很难归到某个人的头上。现在,很多体制内单位,通过审计、巡视等想防的风险,都是违规的风险,但可能增加了不发展的风险,因为把大家整的谨小慎微,甚至心灰意冷,不干活了,也就不存在个人违规的风险,但却增长了不发展这一更大的,全局性的风险。防风险,防着防着,似乎导致了更大的风险。这类走向反面的事,似乎并不鲜见,真该适当调整一下了。

5、不让企业亏损,就是一种变相的形式主义

对企业的要求和管理,有的都到了荒唐的地步,如不能亏损。不让企业亏损,就好比不让人生病,不让人死亡一样,严重脱离实际,整个一唯心主义,毫无实事求是的精神,说到底,就是一种变相的形式主义。如果使出吃奶的劲,也无法扭亏,咋办呢?想起一搞财务的朋友曾经抱怨的,完不成任务,跟财务有啥关系!这老弟没看明白,完成了,跟财务没关系,完不成,就全靠财务了,怎么没关系,关系大了。

6、老美降息值得关注,但不必一惊一乍

老美何时降息,很多人关注很长时间了,老美降息了,很多人分析影响几何。老美毕竟是老美,不得不关注。美元是世界货币,老美加息降息,加速资金流进或流出美国,对其他国家而言,对资本市场的影响,类似大海的退潮或涨潮,对汇率、股市、进出口,肯定都有影响,但对中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而言,根本就不是致命的影响,甚至是利弊都有,起码对进出口有利有弊。加息与降息,也不是一回了,也没见掀起惊涛骇浪。说到底,越是干好自己的事,越是不用太在乎人家的一举一动,更不必一惊一乍,不然,弄得自己太累,显得自己太嫩。

7、菲律宾的军舰赖不下去了

菲律宾把赖在仙宾礁几个月的军舰开走了,据说船员被抬下来的,因吃喝送不进去,再不走,该饿死人了。处理方式与结果,都挺好,虽然经过尖锐斗争,基本算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战也。赖在仁爱礁已经二十多年的那条破船,也可以再等等,也许哪天刮次台风,吹散架,也就解决了,老天出手解决。实力加智慧,斗智加斗勇。

8、公权没了公信力,人心就已经坍塌了

河南某县强拆创业大学生的梨园,人家不同意,把人家强行拖走,看网上的照片,很不是滋味。一个普通百姓,权益被侵犯,人格被侮辱,尊严被践踏,不知能否讨回公道。这些年,见过或经历过多起公权侵犯私权的案例,几乎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,名义是执法,但近乎抢劫。法制这样溃败下去,可怎么得了。没有对法制的信心,就没有对公权的信心,就没有对未来的信心。公权没了公信力,起码在人家心里就已经坍塌了。

9、问题不知道答案,但似乎是问题

问题不知道答案,但似乎是问题。体制是否有回归?隔三差五的审计人员就能让企业整改这,整改那,企业的经营权受到干扰。政策是否有失误?有的效果不理想,有的来回翻烧饼。法制是否有缺失?经历过几次,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,一起胡来。管理是否有极端?有人被管的不干活了,看某杂志,某重要研究会的课题,就是研究如何促进责任与担当。矛盾是否有矛盾?到现在也没看明白,主要该干什么,哪方面的不平衡不充分。这些问题,也许是更深层,更基础的问题或原因。

10、为什么要爱国?

某大学开学典礼,校长向学生爱国三问:你是中国人吗?你爱中国吗?你希望中国好吗?学生的回答震耳欲聋,场面壮观。其实,更基础的一个问题是,为什么要爱国?有种说法是不需要理由。但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说清楚,说服力不强。其实,爱国就是爱自己,国是小家之上的大家,好比自己家的房子,房子要漏了,日子都没法过。即使你移民到他国,自己国家好了,你在当地,才有地位,不然就可能被歧视,甚至挨欺负。好比在大学里,同学来自各省市,来自北上广等大城市的,比来自农村的,更有底气。说到底,国家是每个国民人生的平台和安全的屏障,国家好,自己才能好,爱国就是爱自己。

11、违规不一定不对

违规当然不对,但,如果规定滞后于现实呢?如果规定早就该修改甚至被废止呢?如果是为了工作不得不违规呢?就不应再一味追责,而是该考虑修改规定了。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,只考虑是否违规,不就是刻舟求剑吗?所以,审计也好,巡视也罢,只要当事人不中饱私囊,没贪污受贿,一般的违规行为,尤其是违反那不合理,早过时的规,不应追什么责,如果追责,应该追不及时修改的责。


杂谈:人生感悟

1、看书是成本最低,感觉最好,收获最多的享受

假期有点闲空,看点闲书。看书是成本最低,感觉最好,收获最多的享受。书中的内容,不时有所触动,有所共鸣,有所启迪,比如塞涅卡有关愤怒的意见,愤怒是一时的发疯,绑架心灵。还是尽量不发怒,发怒时,不说什么,不做什么,而且尽量让自己尽快平静下来。能流传下来的,往往是有价值的,多看点因被历史记住而流传下来的圣贤思想,有助于少些烦恼,多些快乐,少些为难,多谢办法,少些空虚,多些充实。

2、为啥碰壁,没有看透

即使上了岁数,遇到问题时,也难免幼稚,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,碰壁后,才明白最初多么幼稚。背后的原因,往往在于没把问题看透彻。

3、外卖的兴起,影响了堂食

周五中午叫个一零捌道的外卖,三样菜,一碗饭,花了不到40,没吃完,放冰箱,周五晚上又吃一顿。周六中午到小区饭店,两个人花了近300,一个豆腐,一条清蒸多宝鱼,两碗清汤面,感觉太贵,以后不去了,怪不得吃饭的人很少,饭店也经常换老板。也许是外卖的兴起,影响了堂食。自己做,更便宜,尽量自己做吧,改变消费方式,保证消费水平。